
2024年5月,美国政府宣布了一项看起来很“硬气”的政策:计划在2028年前让国内所有公用事业公司彻底停止使用来自俄罗斯的浓缩铀。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个明确且彻底的断供举措中国期货配资公司,但就在本月早些时候,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·赖特却公开说出了一句很现实的话:“我们确实在努力摆脱俄罗斯的铀供应,但现在还真做不到。”这话一出,前后两分钟就自打了个脸,形势的反转比好莱坞剧情还快。
美国的核能产业体量并不小,全国的核电装机容量接近100吉瓦,居世界第一。看起来挺强大,但问题也随之暴露:在这些核电用的燃料中,约有四分之一来自俄罗斯的浓缩铀。这也就是说,美国目前每四度核电生产就有一度是靠俄罗斯铀来支撑。若真的要切断进口,那么那25%的电力将从哪里来呢?因此赖特部长说“还没做到”并非客套,而是反映了现实的无奈。
就在美国谈及摆脱俄罗斯铀依赖之际,俄罗斯也很快给出回应。到2024年下半年,俄方宣布将暂时限制向美国出口浓缩铀,这使得“你不买我就不卖”的博弈变得更加直接。更关键的是,俄罗斯在浓缩铀领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,这不是空话。
展开剩余66%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(Rosatom)第一副总经理基里尔·科马罗夫在莫斯科一家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商业论坛上明确表示:“在这个行业,我们仍然是全球第一。”这话并非夸张:全球在建的25台新核电机组中,有22台采用的是俄罗斯技术。不论是技术、市场还是订单,俄罗斯几乎都占据着“满分级”的位置。科马罗夫还提到,俄罗斯在铀浓缩市场的份额高达85%到90%,把整个市场当成自家“后花园”来掌控。
与此同时,全球对核燃料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。世界核协会的预测显示,从2023年到2030年,全球对铀的需求将增长大约28%。推动这股需求上涨的,是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高耗能产业的兴起。这些新兴领域的快速扩张,促使各国都在寻找稳定、清洁、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,而核能因为相对环保、供给稳定,被重新推回能源舞台的核心位置。
但问题在于,浓缩铀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替代的“白菜”,全球的铀供应链早就被少数几个国家掌控。能源部长的这番“坦白”其实是在把现实摆在桌面上:行政上的强硬口号,若没有实质性的替代渠道与补充产能,仍然会带来现实的代价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外部施压容易,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否掌握并独立运作整个供应链。美国如果想真正摆脱对俄罗斯铀的依赖,就不能只靠喊口号和短期措施,而需要通过长期的、实际的建设来弥补短板,建立完整的本土生产与供应体系,确保在未来也能独立供电、稳住电网。
总的来看,这场关于核燃料的博弈,实质上是一场关于全球供应链控制权的较量。真正的强大,不是嘴上说要断供、也不是仅仅在政策上立 flag,而是在于能否把关键环节、核心资源和完整产业链都掌握在自己手中,形成可持续、独立的能源自给能力。对美国来说,若要真正脱离俄罗斯铀的影子,必须付出实际行动:系统性地建设和完善自身的生产能力、完善供应链的韧性,只有做到这一点,才能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真正站稳脚跟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万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